显示器检测软件哪个好|2021 显示器选购终极攻略
篇首语
Hi,大家好,我是 KC。每年2更的显示器选购攻略又如期而至了,考虑到显示器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一直以为本系列文章都采用上半年(618)和下半年(双11)各更新一次的速度进行。希望在介绍选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分享一些新技术与市场展望给大家,因此文章内容可能偏长建议大家先收藏再看。
今年618的左右,由于疫情带来的额外需求和上游芯片供应紧张的缘故,入门级显示器价格相比2020年双11上涨了不少,经典的23.8英寸 FHD(1920X1080) 显示器甚至从499左右杀到了899。21年第二季度显示器出货量相比20年增长了大约11.2%,时间来到年底虽然大尺寸 TV 面板由于供需转换价格有较大幅度下跌,但在缺芯(片)的影响下 IT 面板(笔记本和显示器)目前价格依旧坚挺(但有不小降价的可能性)。
根据 IDC 的数据和预测,2021年下半年显示器市场整体出货会趋稳定,2022~2025年市场出货预期虽然相比2021会低上一些,但整体出货依然比疫情前更多。考虑到面板厂在中尺寸产能并无大幅提升,入门级显示器产品价格在2021年内大幅降价的可能性不大,随着需求减少以及 TV 降价带来的产能转移效应,2022~2023年显示器产品的价格才可能有松动的空间。
因此我依然保持618时的观点:「非刚需用户不建议2021年高点上车」,「刚需用户根据需求入手,选择涨幅相对不大的中端产品更加保值」。对于确定自己需求的用户,在双11(目前其实已经扩展到了11月1号,1号的价格甚至可能是整个双11最低)或者日常促销中,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入手显示器。毕竟显示器本身只是数千元的设备,但是对于有办公、学习的用户来说,大尺寸屏幕带来的效率提升还是非常大的。而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相比飞涨的显卡其实游戏显示器并未有明显的涨价,低响应时间(Fast IPS 等)面板价格也越来越亲民,主流的 QHD 144/165Hz 显示器性价比也依旧非常高。
▼「PC Monitor Shipments Remain Strong Through the First Half of 2021 But Are Expected to Moderate in the Second Half, According to IDC」,2021年 Q2 DELL 依旧领跑,联想逆袭 TPV 和 HP 排行第二,三星依旧保持高速增长几近超越 HP,Others 中小品牌厂商也获得不错的增幅。
▼IDC 对未来几年显示器市场的预测
选购核心关键词
一般来说显示器选购有三个核心点:用途、预算以及使用环境,用途方面一般分为办公、游戏(可以细分为 PC 游戏与主机游戏)、专业用户,预算方面则决定了所能选择的品牌与配置。环境方面其实是一些限制调节,比如你桌面的大小决定了可选显示器的尺寸,不到一米宽的桌子即使放上49英寸32:9显示器体验也并不会太好。另外手头电脑的接口与显卡性能也往往被忽略,尤其是老电脑(点名 Intel 万年 HDMI1.4)由于接口带宽不足连接 4K 显示器,经常会给你 30Hz 刷新率的惊喜。
对于不同的需求,选择上自然也就不同:
对于办公用户而言,一般就不需要选择高刷显示器,更多的应该关注显示器的分辨率、尺寸,支架设计是否方便摆放与调整。是否支持 USB-C 接口供电,来方便一线联通笔记本并给笔记本供电,或是是否有 USB Hub 功能来连接外围设备。液晶面板方面也有限推荐 IPS 面板,视角更好旋转后也不易产生偏色问题。对于 PC 游戏用户而言,目前高刷显示器基本是标配了,预算较低的玩家可以选择 FHD 高刷屏幕,中端用户则建议选择性价比最高的 QHD 高刷屏,而对于配置拉满的高端用户则可以考虑 4K 高刷显示器或是支持局域控光/Mini-LED 的显示器。对于兼顾娱乐用途或是主机玩家,即使这一代的 PS5 和 XSX 帧率表现依旧一般,120Hz 电视的价格相比120Hz 4K 显示器要亲民的多。选购显示器的主机玩家,很可能是租房或是书房空间较小,个人建议是选择内置较好音箱,或是采用显示器+音箱组合更好。屏幕的分辨率方面自然以 4K 最佳,当然预算有限的情况下 QHD/FHD 的显示器也依然可以开心的玩游戏。专业用户方面其实会更加细分,视频和图片处理方面自然需要合适的色域加较好的色准,这部分推荐选购出厂校色的显示器。对于更专业的像素视频编辑用户,多种 PQ 曲线 HDR 支持、硬件校色、网格匹配等附加功能则是需要考虑的。预算方面,其实是你愿意为一款显示器花多少钱,很早 DIY 只谈性价比的时候,装机单上核心的就是 CPU、显卡以及主板三大件,其他的部分往往被用户忽略。但是一套好的键鼠才能让你使用电脑更加舒适,一款好的显示器才能正确的显示颜色,一个高度可调的支架才能让你刚好选择合适自己的高度,这些外围设备使用率很高并且直接影响你的使用体验。虽然很多便宜的 DIY 产品价格非常诱人,但是未经测试加上各种降级乃至报废维修面板充斥市场,个人是不太推荐购买的。价格方面,一般办公或是游戏显示器的主流价位目前在1000~3000左右,千元左右的性价比机器往往在外观和接口方面 cost down,而更高端的产品往往会提供更多附加功能(USB-C 供电、硬件校色、更有设计感的外观、局域控光背光、mini-LED 背光等)。
选购的最后一点就是环境,桌面的尺寸和深度、日常使用键盘距离显示器的距离决定了选择显示器的尺寸范围,主机的输出接口(VGA, DP, HDMI)则决定了支持的最大显示器分辨率和刷新率。对于桌面空间利用率/舒适度要求比较高的用户,还可以考虑单独购买支架,品质比较好的爱格升入门单臂支架(例如 LX)的价格甚至和一些23.8 FHD 显示器相当。
关于接口部分由于各家标注的混乱性,建议大家入手显示器前,先查询一下显卡的规格。
常见的 VGA 最大 FHD(1920X1080)60Hz,并且效果一般比 DP/HDMI 差HDMI 1.4 接口一般支持 FHD/QHD 60Hz,4K 方面只支持到30HzHDMI 2.0/2.0a/2.0b 则可以支持到 4K 60HzDP 方面一般都可以支持 4K 60Hz(除了特别老的机器),但是高刷新率支持还受限与显卡另外在 HDMI 与 DP 的选择上,PC 行业内其实 DP 是更优秀和先进的接口,无论是分辨率刷新率支持上,还是例如 FreeSync、G-Sync、VRR、HDR 支持上都优于 HDMI,在连接 PC 方面可以无脑 DP>HDMI(唯一的例外是由于目前 DP2.0 尚未普及,市面上 HDMI 2.1 接口带宽方面是领先于 DP1.4 接口的)。
显示器参数科普(简易快速上手版)
由于显示器的面板供应集中由像三星、LG、京东方、友达、群创、华星这些面板厂供应,并且行业经过多年的细分和竞争,其实很多同类参数的产品都可以做到互相替代。显示器领域套娃现象是非常严重的,经常可以看到同款面板,利用不同的供货商(品质和价格稍有不同),不同的外观与支架设计、不同的内部驱动板和背光就衍生出很多型号。
因此当年打开诸如京东之类的购物网站,会看到889337个自营的关键字包含显示器的产品,而显示器的参数又不像手机可以以 SOC + RAM + ROM + 相机配置进行简单对比,因此在选购前建议大家还是花几分钟了解一些简单的参数。为了控制文章的长度,这里依然建议想要深入了解的用户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当了解参数和背后的原理后才能更深入的知道某款产品好在哪。
之前文章链接:
2021 电脑显示器选购终极指北 618特别篇(1.4W字)
万字长文618一站式显示器选购指南 2020版
2020显示器选购终极指北(双11终极版 一万五千字)
名词&参数解释
尺寸
显示器的尺寸是以对角线长度进行标准,单位为英寸(1英寸等于2.54厘米),常见的显示器尺寸包括18.5、21.5、23.6/23.8、24.5、25、27、31.5、34英寸等。显示器的尺寸之所以是这些数值,是由于显示器所用的面板是在一块更大的玻璃(母版)上切割而成,因此母版尺寸下经济切割(切割效率最大化)加上长宽比形成了目前主流的尺寸。对于普通用户来说23.8~31.5英寸16:9屏幕是比较主流的,少量厂商在推广例如16:10等更窄的屏幕,宽屏用户则分布在34、43等不同尺寸上。
分辨率
显示器的主要参数之一,代表显示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像素点的个数,比如 FHD 显示器,拥有1920X1080=207.36万个像素点,4K 则拥有3840X2160=829.44万个像素点。常见分辨率:
FHD:1920X1080WU:1920X1200QHD:2560X1440QHD+/WQHD:2560X16004K:3840X21605K:5120X28808K:7680*4320PPI
Pixel Per Inch,每英尺像素数,是表征屏幕精细度的一个参数,PPI=SQRT(水平像素数^2+垂直像素数^2)/屏幕尺寸,PPI 越高屏幕显示效果就越细腻。
长宽比
显示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像素数之比,比如 FHD 1920X1080的长宽比为1920:1080=16:0,而3440X1440的长宽比为3440:1440=21:9。不同的长宽比是由于很多历史原因产生的,根据不同应用长宽比一直在变化中。标准16:9的屏幕前些年因为经济切割(成本低)成为主流,宽屏(21:9或更宽)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在电影、游戏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另外在办公领域宽屏做表格看图片效果也会更好。不过近几年笔记本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3:2的比例,目前显示器领域是否会有更多类似产品尚不确定(今年华为的 MateView 吃了这个螃蟹),虽然在看电影时候上下黑边更大(也有人认为这样不遮挡字幕和弹幕了),但是更长的页面浏览网页效果会更好,在使用视频剪辑等软件时垂直方向增大也会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间。以我个人的观点长宽比之间没有优劣之分,适合设备和自己使用需求,能很好的匹配需要的软件/视频资源就好。
主流分辨率、PPI 以及尺寸汇总图
为了方便大家查询,我这里汇总了从18.5~70英寸,主流分辨率显示器的尺寸、PPI、长宽参数信息供大家参考。可以看到25英寸21:9宽屏显示器高度与18.5英寸16:9显示器类似,29英寸宽屏则与23~24英寸16:9显示器接近,34英寸显示器高度则对应27英寸16:9显示器。
▼2021/10更新,加入了28英寸4K和28.2 3:2(MateView)
刷新率
刷新率代表显示器1秒时间可以显示的画面数量,目前一般显示器的刷新率为60Hz,120Hz 及以上的显示器一般称作高刷显示器。更高的刷新率每秒显示的画面更多,直观感受画面会更加流畅与顺滑,同时一般也会带来更低的延迟与响应时间。不过对于主流办公用户来说60Hz刷新率是足够的,而对于游戏玩家(尤其是车枪球玩家)来说高刷新率显示器可以带来更好的体验。
目前常见的高刷显示器刷新率分为不同范围,QHD 集中 120~180Hz 左右兼顾画面细腻程度与刷新率,4K 120~144Hz 画质拉满但对显卡(整机)有非常高的要求。FHD 从 120~360Hz 均有覆盖,120~165Hz 覆盖低端,240Hz~360Hz 则对标高刷 TN 屏,争夺车枪球类对响应时间更敏感的用户。
不过虽然理论上刷新率越高越好,但是刷新率在提高到特定刷新率之后,提高同样的刷新率对于流畅度的改善是递减甚至指数级衰减的(但是对降低响应时间依然有一定效果),目前主流高刷显示器集中在120~165Hz 左右,这个价位段的产品相对来说性价比最高(刷新率足够高,价格合理)。
亮度
亮度的单位为 nit(尼特) 或 cd/m^2, 1nit=1cd/m^2,数值越大代表显示器最大亮度越亮,亮度是在选购时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参数。一般入门级显示器的亮度都在200~300nit,如果你使用显示器的环境靠近窗户,那么亮度更高的显示器有助于对抗窗口入射光造成的反射(雾面屏也更适合这个场景)。像 HDR10+、Display 等标准中还涉及峰值亮度的定义,由于峰值亮度定义方法不同(白色色块占全屏占比),普通用户日常选购关注标准亮度就足够了。
一般显示器标准亮度 300~350nits低于300nits 属于亮度偏低分区背光/HDR 显示器峰值亮度会更高(一般全局亮度>400nits,峰值亮度>400/600/1000nits)目前对于 HDR 显示器亮度标注尚无行业规范,不过 VESA 的 DisplayHDR 对于不同的画面提出了具体的亮度规格,理论上峰值亮度越高代表显示器所能覆盖的动态范围就越大(暗部可以依靠局域控光调低)。
▼显示器参数中都会标注亮度信息
对比度(CR)
对比度分为动态对比度和静态对比度,一般对用户比较有意义的是静态对比度,静态对比度=白画面亮度/黑画面亮度,一般 IPS 屏幕对比度在800~1500:1左右,VA 屏幕的对比度在3000~4000:1,而 TN 屏幕一般对比度仅为600~800:1。OLED 屏幕由于黑画面非常黑,对比度一般可以达到100000:1甚至更高,不过由于技术原因目前显示器领域鲜有 OLED 产品。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由于液晶显示器是靠电压驱动液晶分子旋转/扭曲来控制亮度变化的,液晶分子的物理旋转是需要时间的,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个新的名词——响应时间。响应时间用来表征液晶分子从一个亮度切换到另外一个亮度所需要的时间,常见的响应时间分为两种:
白→黑,这个响应时间代表的是液晶分子从最亮切换到最暗所需的时间灰阶响应时间(G to G),由于实际应用中灰阶间切换时液晶分子两端的电压差比较小,实际相邻灰阶响应时间会更大,灰阶响应时间是计算液晶分子在不同灰阶间切换所需时间的平均值,相比黑白响应时间更有意义(更代表了屏幕的实际表现)建议大家以灰阶响应时间为准,这个数值在非过驱动(OD)条件下越小越好。此外还会有一种 MPRT(Moving Picture Response Time)运动图像响应时间,这个响应时间的定义会更复杂一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MPRT 是依靠闪烁背光来获取更小的响应时间的,参数显得很好看但实际使用效果一般。
▼响应时间测试结果越小越好(在无过驱动/合适的过驱动条件下,过度的过驱动会导致鬼影)
色域、色深与色准(△E)
色深指的是显示器所能显示的颜色精度,比如 8Bit 表示显示器每个颜色可以显示为256种不同的亮度,红X绿X蓝一起可以显示256X256X256=1670万色。而 10bit 显示器每个颜色可以显示1024种不同的亮度,红X绿X蓝一起可以显示1024X1024X1024=10.7亿色。显示器所能显示的颜色越多过度就会越平顺,不过受限于成本目前 8bit 还是主流,随着 HDR 等技术的流行 10bit 显示器也越来越多(绝大多数依靠 8Bit+FRC)。
FRC(帧率控制) 是一种从时间和空间上提升色深的技术,它可以把 6bit 的面板通过算法来实现 8bit 显示效果,同理也可以把 8bit 的面板通过算法来实现 10bit 显示效果。在真实显示效果上,原生色深当然会较 FRC 效果要好,不过成本上也会更高一些,所以在市场上除非专业显示器很少有真 10bit 的显示器。
效果上:原生 10bit > 抖动 10bit(8bit+FRC)>原生 8bit > 抖动 8bit(6bit+FRC)
色域指的是显示器所能实际显示的颜色范围(光学意义上,一般以 CIE 标准观察者进行定义),常见的色域为 sRGB,AdobeRGB 和 DCI-P3(Display P3)。其中 sRGB 为目前主流 IT/PC 行业使用的色域标准,未来由于 HDR 的引入逐步会向 DCI-P3 以及 BT.2020 过度,而 AdobeRGB 主要面向专业排版印刷类的用户。普通用户如果对色域没有概念一般选择 sRGB 色域的产品即可,影音发烧友可以考虑选择覆盖了 DCI-P3 色域的显示器为 HDR 资源提供更好的效果,专业用户根据自己实际应用选择即可。不过随着微软开始推广 Win11,针对 HDR 的优化和适配会越来越好,如果用户预算充足可以考虑支持 HDR 的广色域显示器战未来。
普通用户预算有限→sRGB普通用户战未来→sRGB or DCI-P3专业用户→根据需要选取▼不同色域示意图
▼WWDC 中 sRGB 与 Display P3 色域对比,可以看到 Display P3 色域更鲜艳,相比 sRGB 色域可以显示更多的颜色
ΔE 是指感知到的色彩差异,由于色度学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不断提升,关于 ΔE 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其实也不断在更新,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介绍 ΔE 是如何计算的了。只简单介绍下判断准则,一般认为 △E<1 的色差人眼是无法区分的,而 1<△E<3 之间的色差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可以一定程度上区分出来,而 3<△E 的色差则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异。
△E<1,测量的颜色与标准颜色人眼基本无法区别(极其优秀)1<△E<3,测量的颜色与标准颜色人眼很难区别(优秀)3<△E<6,经过训练的人可以分辨测量的颜色与标准颜色(一般)6<△E,人眼可以明显的分辨测量颜色与标准颜色一般在使用 CalMan 之类的软件测试屏幕的 △E 时会给出平均 △E 和最大 △E,最大 △E 是指测试画面中测量出的最大 △E 值,而平均 △E 是指所有画面测量的 △E 的平均值。
IPS、TN、VA
这三个名词指的是液晶显示器采用的液晶及工作模式,TN 面板成本最低但是综合素质最差,IPS 和 VA 各有优缺点成本相对都会更高,OLED 目前寿命问题还未得到解决,但是在其他参数上相比 IPS、VA、TN 这些液晶显示器都有不小的优势。
TN 屏可视角度、对比度以及均一性都比较差,除了游戏向的中高端 TN 以外,一般是不建议购买 TN 屏幕显示器的。而对于 FPS 等车枪球玩家来说,TN 超低的响应时间依然是 IPS 和 VA 短期内无法企及的。由于 IPS 平面旋转的特性,在 OLED 普及前基本称霸了整个手机市场,可视角度良好并且均一性表现不错,对于日常办公等应用来说非常合适。不过 IPS 的结构导致其漏光表现较差,曲面 IPS 的技术难度大效果相对也比较一般。VA 的优势在于黑态非常黑,具有不错的对比并基本没有漏光问题,目前主流曲面显示器也基本清一色为 VA 产品。不过 VA 的整体均一性相对较差(也与高对比度相关),响应时间方面也比 IPS 产品略差一些。高端 VA 游戏显示器虽然会配备 OD(过驱动)技术来降低响应时间,但很多时候为了参数好看调节过冲明显,有时候反而带来了很多过冲鬼影的问题。由于 TN 视角等的缺点,目前整个显示器领域基本都在淘汰 TN 类产品,随着快速响应液晶等技术的导入,在高刷新率显示器领域 TN 的产品也越来越少。
DP(DisplayPort)、HDMI 等显示接口
目前主流显示器接口为 DP(DisplayPort)和 HDMI,少数低端机(FHD)型会配备 VGA 接口,有些机器会配备 USB-C(Type-C)。DisplayPort(DP)是 VESA 主导的 PC 行业的接口,得到了包括 Intel、AMD、苹果、戴尔等 PC 大厂的支持,主要应用领域为台式 PC 和笔记本电脑等,目前最新版本为 DP2.0。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则是以电视为主的消费电子制造商主推的接口,主要应用在电视、多媒体播放器等平台,目前最新版本为 HDMI2.1。
USB-C 其实严格意义来说是接口的形态,目前则分为全功能 USB-C(支持 DP Alt Mode) 和雷电3/4两大类,后续的 DP2.0 接口也只基于 USB-C 形态。无论是全功能 USB-C、雷电都可以支持传输视频时同时频和供电,对于笔记本用户来说利用 USB-C 同时完成供电、视频传输以及 USB 扩展是非常方便的。
HDMI 则主要是适配游戏主机、电视盒子以及部分低端笔记本电脑,目前标准中没有供电的能力。不过现阶段 DP2.0 还无实际产品面市,HDMI2.1 已经有部分产品上市,短时间内 HDMI 规格超前 DP ,但是后续随着 DP2.0 的铺开 PC 领域依旧是 DP(USB-C)的天下。
在速率和分辨率上有几点需要注意:
VGA 一般最大仅支持 FHD 分辨率,并且模拟信号有一定的画质损失很多笔电(尤其是 Intel GPU)的 HDMI 为1.4版本,最高只能支持到 QHD 60Hz 或 UHD 30Hz,选购显示器前一定要注意自己设备的 HDMI 接口版本现阶段 DP 接口大部分为1.2/1.4版本,兼容性较好USB-C 接口分为全功能 USB-C 和雷电3两种,全功能 USB-C 在传输视频时不建议同步使用 USB 扩展等功能,否则带宽不足无法支持高分辨率显示器,雷电3/雷电4则无此问题。并且由于 USB-C 接口刚开始推广,现阶段兼容性还不是很好,比如某台显示器和某台笔记本搭配无法点亮,但更换其他显示器/笔记本都可以点亮。如果为自己的 USB-C/雷电3接口选购显示器,建议选择方便退货的平台,以避免购入后无法使用的问题。在接口的选择上,如果连接 PC/笔记本,USB-C 和 DP 接口是首选,HDMI 接口一般作为次选。
Full Range 与 Limit Range(HDMI 特有的问题)
另外这里要提的一点是 HDMI 接口可能面临的一类特殊问题,Full Range(全范围) 与 Limit Range(有限范围),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早期电视支持的范围有限,HDMI 接口支持一种 Limit Range 方式,将数字信号限定在16~235灰阶之间,低于16灰阶的亮度都与16灰阶相同,高于235灰阶的亮度都与235灰阶相同。而目前的显示器都支持 Full Range,可以显示从0~255全范围的8bit色深,使用 HDMI 时如果显卡错误设定为 Limit Range,显示器画面的对比度和动态范围都会被严重压缩,显示的画面会有一种类似惨白的感觉。如果你使用 HDMI 接口连接显示器,务必确认显示器和显卡选项里的范围为全范围(Full Range)。
频闪与 PWM、DC 调光、低蓝光
LED 背光最常见的调光方式就是 PWM(脉冲调节模式)调光,利用开/关(亮/暗)切换来控制显示器的亮度,这时使用手机/相机利用高速快门可以看到屏幕闪烁/扫描条纹,为了避免争议本文不讨论 PWM 机制是否真的会对人眼产生疲劳/伤害(这是个复杂的科学问题)。与 PWM 调光对应的另外一种调光方式则是 DC(直流调光),利用调节电压/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显示器的亮度,优点是从原理上解决了频闪问题,缺点则是 DC 模式调节精度和范围相比 PWM 要小一些,理论上色偏也会比 PWM 调制方式差。
第三种调光方式是混合调光,其实它只是 PWM 和 DC 调光的组合,即在高亮度下使用 DC 调光来避免闪烁,在低亮度下使用 PWM 调光来保证调光精度和色偏。
▼PWM 调光原理示意图
根据普朗克公式 E=hμ,光的频率越高能量就越大,因此在三原色当中蓝光的能量最高。目前普遍的认知是蓝光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较高的能量也可能加速黄斑区的老化。随着“护眼概念“的普及,主打低蓝光的显示器也越来越多,但从原理上无外乎两种:
降低蓝光能量占比,即将显示器调的更暖(色温更低)降低蓝光成分频率,降低蓝光整体光谱重能量占比前者其实更类似手机上的护眼模式,用软件方法即可做到,后者则是需要更换 LED 背光材料或彩膜材料来调整蓝光的光谱成分。
FreeSync、G-SYNC、AdaptiveSync 等同步技术
FreeSync 和 G-SYNC 其实都是 VRR(Variable Refresh Rate 可变刷新率)的技术,通过调整显示画面间的 VBLANK(垂直/帧间间隙)来调整刷新率,以达到垂直同步、无画面撕裂和低延时的效果。
早期由于 NVIDIA 强制 G-SYNC 需要使用专用芯片,支持 G-SYNC 的显示器价格较贵数量也相对比较少,不过相较于 FreeSync 这颗专用芯片也提供了 OverClocking、Ultra-Low Motion Blur 等技术。后期随着 HDR 技术的发展,NVIDIA 也推出了支持 HDR 的 G-SYNC 技术——GSYNC HDR(后改名为 G-SYNC Ultimate),并在低端引入了无需专用芯片的 G-SYNC Compatible 认证。
G-SYNC Ultimate,最高端专用芯片支持 HDR,Ultra-low latency(超低延时),局域控光,广色域G-SYNC,中端需要专用芯片,支持 OverClocking、Ultra-Low Motion BlurG-SYNC Compatiable,最低端无需专用芯片,完全等同于 AMD FreeSync 和 VESA Adaptive Sync不过 G-SYNC 技术目前也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成本最低的 G-SYNC Compatiable 与 FreeSync 和 Adaptive Sync 效果完全一致,而中端的 G-SYNC 需要专用芯片成本很高,却由于推出较早不支持 HDR,最高端的 G-SYNC Compatiable 价格过高无法普及。对于入门级用户个人认为 G-SYNC Compatiable 足矣,而中端用户选择支持 DisplayHDR 加 FreeSync/G-SYNC Compatiable 的产品性价比更高。
AMD FreeSync 无需专用芯片,因此显示器的成本和价格都比较亲民一些,后期 AMD 也推出了搭载 HDR 技术的 FreeSync——FreeSync2 HDR(后改名为 FreeSync Premium Pro)。目前 AMD 的 FreeSync 技术也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入门的 FreeeSync,中端的 FreeSync Premium 以及高端的 FreeSync Premium Pro。
FreeSync Premium Pro,最高端,支持 HDR,最低要求 120Hz 全高清屏幕,支持低刷新率补偿技术,无撕裂,低闪烁,并在 SDR 和 HDR 内容时都保持低延时FreeSync Premium,中端,最低要求 120Hz 全高清屏幕,支持低刷新率补偿技术,无撕裂,低闪烁和低延时FreeSync ,最低端仅支持无撕裂,低闪烁和低延时支持 FreeSync、G-SYNC 的产品可以在 AMD 和 NVIDIA 官网查询,不过这两类技术对游戏体验提升其实有限,属于锦上添花但并不值得花大价钱和重点考量。
HDR(高动态范围)
HDR(High Dynmic Range) 是指高动态范围(对比度),前面我们有提到目前VA显示面板最高原生对比度也仅仅为4,000:1,但是真实世界中人眼看到的对比度范围常常可以达到100,000: 1, 瞬间对比度也可以达到10,000:1。由于历史技术的原因目前主流的视频都基于 CRT 时代的光电特性和亮度,为了更好的还原真实世界,HDR 技术也就应运而生。大家常见的 HDR10、HDR10+、DisplayHDR、DolbyVision 都是不同的 HDR 标准,虽然各个标准的技术参数和实现方式略有差异,但最终都是要带来更高的亮度、对比度、色域,以求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
▼HDR vs SDR ,HDR 提供了更大的动态范围与更绚丽的色彩
由于显示器行业标准组织 VESA 推出了 DisplayHDR 标准,目前选购显示器考虑兼容性和效果优先推荐支持 Display HDR 标注拿到产品,效果上:
DisplayHDR 1400>DisplayHDR 1000>DisplayHDR 600>DisplayHDR 500>DisplayHDR 400DisplayHDR 600 True Black>DisplayHDR 500 True Black>DisplayHDR 400 True Black▼VESA DisplayHDR 规格差异汇总
▼不同 HDR 认证详细差异对比,VESA 详细规定了亮度等级(包含不同的测试条件)、黑态等级(同时要求黑态与亮态)、棋盘测试、色域(同时对广色域下亮度有具体的要求)和最小亮度、最小色深、上升时间(Frame/帧数)、亮度和白点精度
▼参与 DisplayHDR 规格制定的上下游公司,包含 GPU 厂商、芯片与面板厂以及显示器厂商
写在产品推荐之前
按惯例依旧推荐30款左右产品,按价位段分为0~1000、1000~2000、2000~3000以及3000以上四个价位段。由于个人所知所学有限,市面上显示器型号与品牌又众多,只能尽量做到客观评价,在产品选择上也尽量避免集中于某个品牌。完成文章后统计任意单一品牌推荐占比均<=20%,游戏显示器与办公/专业显示器推荐比也接近1:1,后续大家对特定价位段/类型显示器有较多需求的话,我会再更新单独的文章进行细化的推荐。
另外虽然目前电视面板以及电视产品价格已经有不小的降幅,但显示器领域由于需求和供应关系目前价格变化(降幅)不大,在推荐产品的同时会将查询到的历史低价(2021年)放入文章中供大家参考。
▼价位分布、品牌分布、类型分布统计
0~1000元价位段
整体涨价受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入门价位产品,所以这次推荐产品价格会比较靠近1000元。尺寸方面最小从23.8英寸起步(不太推荐入手更小的18.5/21.5),毕竟2021年入手小屏显示器后期很难二手处理,使用起来相比大屏笔记本提升也很有限。受限于成本入门级显示器的外观、面板素质、支架、背光这些方面会有一个或者几个有所妥协,如果对显示器品质有一定要求建议加预算考虑1000~2000或2000~3000价位段的产品。
Redmi 27英寸
作为性价比杀手,小米目前的入门级显示器包括 23.8FHD、27FHD、27QHD 等几款。其中 23.8英寸 FHD 的价格和27英寸 FHD 相差无几(仅几十元),虽然 FHD 分辨率在27英寸上相对 PPI(画面精细度) 稍低,考虑显示器越用越小相同价格自然选更大的。
Redmi 这款显示器采用了主流的27英寸三边窄边框屏幕,FHD(1920X1080) 分辨率IPS 面板,色域方面标称覆盖100% sRGB 色域,机身方面采用了超薄设计,最薄处仅7.5mm。300nit 的亮度日常使用还算 OK,接口方面配备了一个 HDMI1.4 和 一个 VGA,整机三年质保在入门级市场还算不错的选择。
HP M24F
HP 的入门级产品,采用23.8英寸 2.75mm 三边窄边框设计,FHD(1920X1080) IPS 面板。色域方面覆盖99% sRGB 色域,通过了 Eyesafe 和 TUV 双重低蓝光认证,并使用 DC 调光。接口方面依旧是入门级产品 1*HDMI+1*VGA的配置,底座方面虽然不支持旋转升降,但做了理线设计对于桌面走线更加方便。
AOC 24N1H/27N1H
N1 系列是 AOC 入门机型中颜值相对比较高的,除了采用三边微边框设计以外,整机最薄处仅7.9毫米,输入端也集成在支架上来节省空间。24N1H 和 27N1H 都采用了 FHD(1920X1080) 分辨率的 AH-IPS 面板,区别是二者屏幕尺寸分别为23.8英寸和27英寸。这两款产品和前面的 Redmi 和 HP 机器面板配置、设计方面类似,不过价格方面今年 AOC 不太给力,预期双11前面两款产品价格会更优惠一些。
MSI MD271P/MD271PW
DIY 大厂微星的入门级办公显示器,同样采用27英寸 IPS 面板,FHD 分辨率(1920X1080)。同样通过了 Eye Care 和 TUV 两项低蓝光认证,色域方面标称 sRGB 色域容积104.61%,不过 sRGB 色域覆盖方面官方没有标注。机器内置了2个1W 的双声道扬声器,对于办公用户来说开会或者上网课节省了一个音箱的空间和费用。接口方面 MD271P 配备了1个 HDMI 1.4 和1个 USB-C(DP),舍弃了过时的 VGA 接口,可以使用 USB-C 直接连接手机或者笔记本。另外机器还配备了旋转升降支架,更方便用户调节显示器高度或旋转组使用,配置齐全在千元左右性价比很不错。
▼白色配色 MD271 PW,颜值更高
Acer VG240Y Sbmiipx
Acer 的产品性价比一直都是比较高的,这款 VG240Y S(这里省略后面那一长串莫名其妙的命名)采用了一块23.8英寸 FHD 165Hz IPS 屏,对于入门级游戏玩家来说应该够用了。色域方面覆盖了99% sRGB 色域,DC 调光背光最大亮度250nits ,内置 2WX2 音箱。接口部分配置了 HDMI*2、DP*1,支持 AMD FreeSync、HDR10,虽然没有配备旋转升降支架,但是新版的三角底座相比 Acer 老款的圆形底座颜值高上不少。
618最低价格999,双11预计和618同价。
1000~2000价位
离开千元价位的成本限制,1000~2000价位段的机型整体功能的均衡、设计与面板用料都会好上不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1000~3000价位段也是我认为相对比较适合入手的价格段,这部分推荐产品的数量会稍多一些,办公显示器和游戏显示器推荐篇幅大概各占一半。
DELL U2422HX
一般 U2XXX 系列产品3年一更新,并且老款产品寿命一般会再延长2~3年,不过这次 DELL 早早的就把 U2419H 和 U2518DR 停产,主力推广新款产品。U2422HX 就是经典产品 U24XX 的最新机型, 外观方面沿用了21年新的铂银配色,配置了一块四边微边框 23.8 英寸 FHD IPS 面板。色域方面覆盖了100% sRGB 色域和 85% DCI-P3 色域,考虑85%覆盖依旧偏低,P3 色域实际可用性依然不高,不过相比 sRGB 色域在播放视频等应用时会更鲜艳一些。背光部分依旧通过了德国莱茵 TUV 认证,采用 DC 调光,最大亮度250nit。
整机依旧配备旋转升降支架,接口方面配备了 DP(in)*1、DP(out)*1、USB3.2*3、USB-C*1(数据输出不支持显示)、USB-C*1(15W),DP In/Out 设计可以使用 DP 菊花链,集成 Hub 功能方便办公用户连接外设。
BenQ EW2480
明基的入门级影音娱乐显示器,采用三边窄边框设计23.8英寸 IPS 面板,内置了 2.5W*2 的 treVolo 音效音箱,音质相比很多入门级产品要好上不少,可以节省购入入门级小音箱的成本。内置 DSP 芯片,支持现场、影院、对话/人声等不同场景模式,在这个价位的显示器音箱表现和反馈十分不错。镂空底座设计做工和颜值也不错。接口方面支持 HDMI*3,同时连接笔记本、主机接口方面也很充裕,同时支持 HDRi 技术可以提高暗部清晰度并减少亮部过曝现象。
显示模式方面搭载了明基特色的 B.I. 智慧调光,可以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和色温,同时还支持电子书、低蓝光、色弱模式。
FHD+内置音箱的设计其实很适合类似 Switch 这类主机玩家,1080P 分辨率刚好匹配 Switch 底座模式,24寸屏幕也比掌机模式更适合多人共同游戏。内置音箱音质也会比掌机模式更好,开启 HDRi 模式后,也可以让 Switch 游戏也获得 HDR 效果。
HP M27Fd
M27Fd 是 HP 新款的入门级27英寸显示器,采用了一块27英寸 FHD 的三边窄边框 IPS 面板,色域方面覆盖了99% sRGB。采用 easysafe 硬件低蓝光技术,通过了 Eyesafe 和 TUV 低蓝光双重认证。这款产品的亮点是接口部分,虽然没有配备旋转升降支架,但接口部分支持 HDMI*2、VGA*1、USB-A*2 以及 USB-C*1(65W), USB-C 65W 同时传输视频数据和供电很适合笔记本用户,两个 USB-A 接口也可以用来连接外设。
AOC U2790PQU
在两千元以内价位经典款的性价比向 4K 分辨率机型,采用 CEC Panda 的27英寸 IPS Oxide(PAT) 面板,色域方面覆盖99% sRGB 色域。支持旋转升降支架,出厂经过了校色和背光亮度校准,虽然 AOC 的平均 △E 标称一向比实际测试偏小,不过出厂标称<2.0的 △E 实际到手一般也小于3.0,毕竟是2000元以内的产品要求不能太高。接口方面配备了 HDMI2.0*2、DP*1 以及 USB*3(上行*1、下行*2),作为性价比机器热卖了2年多了,同款面板也衍生了不少 AOC、飞利浦性价比机型。
LG29WN600-W & 飞利浦 342E2AE
对于办公用户来说21:9宽屏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做报表的表哥表姐肯定会喜欢宽屏带来的多窗口/宽窗口体验,所以这次一并介绍2款2000元内的宽屏显示器。
首先是面板大厂 LG 的 29WN600 -W,在1499左右价位段提供了2560X1080分辨率29英寸 IPS 面板,色域方面覆盖了99% sRGB 色域。采用三边窄边框设计,内部集成了支持 MaxxAudio 技术的立体声扬声器,是入门级宽屏不错的选择。
飞利浦 342E2AE 采用了一块 3440X1440 分辨率的 IPS 面板,同系列还有一款342E2E 采用的是2560X1080分辨率 IPS 面板,考虑到34英寸的尺寸预算充足建议选择 342E2AE 高分辨率体验更加舒适,性价比用户也可以考虑 342E2E。接口方面 342E2AE 配置了 HDMI*2、DP*1,支持 PIP/PBP 模式实现多屏连接。
Xiaomi 24.5 165Hz&27 165Hz
小米24.5 采用了一块 165Hz FHD(1920X1080) IPS 面板,采用快速液晶 G2G 响应时间 2ms,色域方面覆盖100% sRGB 色域和95% DCI-P3 色域,出厂经过色彩校准平均△E<2.0。 另外这款显示器也支持 G-SYNC Compatible(软 G-SYNC),背光方面采用 DC 调光并通过了低蓝光护眼,同时还通过了 DisplayHDR 400 认证,作为1500元左右的游戏显示器性价比还是非常不错的。
显示器也标配了旋转升降支架,接口方面支持 HDMI2.0*2、DP1.2*1,不过没有内置音箱需要用户外接音箱/耳机。
小米显示器27英寸 2K(2560X1440) IPS 165Hz 版,主流电竞屏的原生 8bit 三边窄边框面板,出厂校色后平均△E<2.0,升降旋转支架和 USB Hub 也一应俱全。相比24.5英寸分辨率和尺寸都有提高,不过灰阶响应时间(G2G)为4ms。618附近秒杀价大概在1799~1899,双11应该可以做到618同价,2000以内的价格相比 ASUS、HP 这些同规格产品性价比还是高上一些的,是这个价位游戏显示器比较均衡的一款(G2G 表现相对稍差)。
Acer XV271U M&VG271 U M
XV271U 和 VG271 U M 是 Acer 目前中端产品中性价比很高的两款,都采用了友达(AUO)的27英寸 Fast-IPS 面板,G2G 响应时间1ms,超频后支持最高 170Hz 刷新率。接口部分 XV271U M 和 VG271U M 都提供了2个 HDMI2.0+1个 DP1.2,同时也都内置了 2WX2 内置音箱,主要区别在于二者底座设计不同,另外 XV271U M 支持旋转升降。这两款产品价格双11预估都会落在1500左右,在采用快速响应液晶(Fast IPS)的大厂产品中性价比非常突出,唯一的缺点是色域部分仅覆盖了99%sRGB,刚需用户可以关注一下。
▼XV271U M
▼VG271U M
ViewSonic VX2719-2K-PRO
优派(ViewSonic)也是比较老牌的显示器产商了,VX2719-2K-PRO 属于优派的黑豹电竞系列,采用了来自 LG 的27英寸 QHD 170Hz Nano-IPS 面板。Nano-IPS 先前其实已经介绍过多次,其实这是一种量子点背光技术的商业名称,主要是通过掺杂量子点来提高显示面板的色域覆盖。这块面板的原生 G2G 为5ms,色域方面覆盖了98%的 DCI-P3 色域。接口方面提供了2个 HDMI2.0 和1个 DP1.2,自带 Light FX 灯效,并标配旋转升降支架。
和前面推荐的几款2K 165~170Hz 显示器各有优劣,双11预估价格会落在1999,VX2719-2K-PRO 和小米色域表现较好,而两款 Fast-IPS G2G 响应时间更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日常使用/游戏类型来进行选择。
2000~3000价位
2000~3000价位段产品其实相比1000~2000在常见的参数方面其实并不领先,更多的是提升在显示器的细节,比如整机做工、支架、音箱等细节设计和附加功能上。
DELL U2520DR
U2520DR 是 DELL 面向专业用户的一款小屏高分辨率产品,25英寸 IPS 面板+QHD(2560X1440)分辨率,色域方面覆盖了99% sRGB 和 95% DCI-P3 色域,出厂校色平均 △E<3.0。四边窄边框设计很适合组多屏,同时通过了 DisplayHDR 400 认证。接口方面配置了1*HDMI、1*DP(in)、1*DP(out)、1* USB-C(DP1.4 90W)、3*USB3.0 Type-A 和 1*USB3.0 Type-C,通过 DP(out) 可以组成菊花链,USB-C 接口除了传输视频外还支持最高 90W 供电,很适合办公室连接笔记本使用。
BenQ EW2780Q
明基 EW 系列是面向影音娱乐的产品,EW2780Q 采用的是 LG 的27英寸 QHD(2560X1440) IPS 面板,覆盖了99%的 sRGB 色域并过了 TUV 莱茵低蓝光认证、低频闪认证,配备了明基特色的 B.I. + 智慧调光功能。接口部分 EW2780Q 配置了 HDMI2.0*2 以及 DP*1,支持特色的 HDRi 技术,针对诸如游戏、视频等不同的场景可以使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显示,提升暗部细节表现并避免亮部过曝的问题。
这款产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 treVolo 音效,利用2个内置的 5W 扬声器和专用 DSP,可以支持多种场景模式音效,音质方面可以比肩很多入门级音箱产品。在连接 Swtich、PS、XBox 这些主机的时候,内置音箱让你无需外接音箱就能获得不错的体验,看视频追剧这些应用自然也不在话下。2*HDMI+1*DP 的接口加上比较好的音质,很适合办公+轻度娱乐/主机党,一台显示器就可以很好的平衡工作与娱乐两方面的需求。内置 MBook 模式搭配 Mac 可以提供接近 MacBook 本身的颜色体验,QHD 分辨率的画面精细度也足够日常使用。
AOC AG273QXP/D
AG273QXP/D 是 AOC 爱攻系列号称满血版机器,配备了一块27英寸 LG Nano-IPS 面板,在提供了1ms G2G 响应时间的同时色域覆盖也达到104% 的 DCI-P3 色域容积。同时出厂也经过校色,标称平均△E<2.0,背光部分相比 AG273QXP 升级到了400nit 并通过了 DisplayHDR 认证。接口方面配备了 DP1.4*2(10bit 色深、支持 HDR)、HDMI2.0*2,同时也集成了 USB Hub 功能(1in 2out)可以用来连接键鼠等。支持选装升降支架,Light FX 幻彩灯光系统,并可以安装遮光罩。
618时这款最低价格在2699,近半年内也没有低于过618的价格,预计双11价格应该持平618。
Dell S2522HG
对于 FPS 类游戏玩家来说,刷新率和 G2G 响应时间是非常重要的,Dell 的这款 S2522HG 采用了一块24.5英寸 FHD(1920X1080) 240Hz Fast IPS 面板。1ms G2G 响应时间+240Hz 刷新率,色域方面覆盖99% sRGB 色域,并通过了 NVIDIA G-SYNC Compatible 和 AMD FreeSync Premium 认证。虽然相比常见的23.8/24.5 1080P 165Hz 提升不大,不过对于延迟和响应时间敏感的用户来说,80Hz 左右刷新率提升对实际响应时间还是有一些改善的。接口方面 S2522HG 配备了 HDMI2.0*2、DP1.2*1、USB(in)*1、USB Type-A(out)*4,机身方面搭配 Dell 炫光灯带,相比自家外星人系列性价比更高。
MSI MAG274QRF-QD
MSI 的小金刚 MAX MAG274QRF-QD,目前双11预售价格2099,采用的是满血的友达27英寸 QHD(2560X1440) 165Hz Fast-IPS 面板。G2G 响应时间1ms,搭载量子点背光技术,支持10bit 色深,覆盖100% sRGB 色域和97% DCI-P3 色域。其他像是 G-SYNC Compatible、旋转升降支架、不闪屏(DC调光)、德国莱茵 TUV 低蓝光认证也一应俱全,接口方面支持 DP*1、HDMI2.0*2、USB-C(DP Alt,15W)*1、USB Type-A(in)*1、USB Type-A(Out)*2。
另外 MAG274QRF-QD 还支持 MysticLight 炫光系统,可以和微星其他支持该功能的产品进行光效联动,使用 GAMING OSD 软件也可以直接在系统内调整显示器设置,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游戏/软件自动调用设置。满血友达 Fast-IPS + 量子点背光,2000出头的价格在 QHD 144~165Hz 高刷显示器中性价比相对比较突出,双11价格比618还更优惠一些,有需求的用户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ASUS VG27AQL1A/高达版
VG27AQL1A 是 ASUS TUF 系列小金刚中规格最高的产品,采用27英寸 QHD(2560X1440) 165Hz 面板,ASUS 将其官方超频至170Hz。色域方面覆盖100% sRGB 和 96% DCI-P3 色域,支持 DisplayHDR 400。不过官方未标准 G2G 响应时间,参数页面提供的 MPRT 1ms,预估实际 G2G 应该在3~5ms 左右,对于响应时间要求比较高的用户,还是推荐选择采用快速响应液晶面板的产品。接口方面配置了 HDMI2.0*2、DP1.2*1、USB(in)*1、USB3.0*2,支持旋转升降支架,性价比稍低不过 ASUS 整体品质还是比较稳的。另外这款产品还有一个高达联盟款,喜欢高大的用户可能会偏爱这一条扎古凝视。
Dell S2721DGF
S2721DGF 是 Dell 中端相对比较全面的一款显示器,采用 2K(2560X1440) 165Hz Nano IPS 面板,1ms 快速响应时间,10bit 色深并覆盖了98%的 DCI-P3 色域,并通过了 VESA DisplayHDR 400认证。并且这款机型通过了 G-SYNC 兼容,AMD 的 FreeSync Premium Pro,低蓝光不闪屏(TuV 认证)。支架部分除了支持升降旋转外还内置了理线槽,接口部分支持 HDMI2.0*2、DP1.4*1,内置 USB Hub 支持4个 USB3.0 接口。
这款机器上市价格在3000出头,双11预估在2499左右,机器各方面比较全面一些,做工与面板品质也不错。
3000及以上
Huawei MateView 有线/无线版
作为华为的第一款 Mate 系列显示器,MateView 的外观设计和功能定义还是很有特色的,这款显示器采用了一款来自京东方(BOE)的28.2英寸3:2 IPS 面板。整机通过了 DisplayHDR 400认证,3840 x 2560 的分辨率,同时覆盖了98%的 DCI-P3 色域,出厂也经过逐台校准平均△E<2.0。
设计方面除了四边窄边框屏幕外,整个机身的都采用超薄设计,支架部分和屏幕的结合也非常有特色,在调节升降和俯仰角度时非常方便。机身内部还内置了2个 5W 的全频扬声器,独立 DSP 调校音质,搭配支持降噪的远场双麦克风。
接口方面支持 USB-C(65W)、miniDP、HDMI2.0 以及 USB-A(Hub 功能),无线版还支持无线投屏功能,整体的设计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唯一的缺憾是 USB-C 和 MiniDP 为1.2版本,受限于带宽无法同时支持 3840*2560 10bit 色深 60Hz 刷新率,想要体验10bit 只能将分辨率调整为3600*2400,希望未来第二代产品能补齐接口方面的遗憾。
BenQ EW2780U
其实华为 MateView 并不是第一款重视音质的产品,明基的 EW 系列其实很早就搭载了不错的扬声器+DSP 芯片来优化音质,这类影音娱乐显示器不止用来连接 PC,也可以很好的兼顾连接像是 PS4Pro、PS5、XSS、XSX、NS 这些主机。由于目前 HDMI2.1 的显示器基本还未推开,如果你是 PC+主机双持党,或是在办公之余对影音娱乐有一定需求,那么选择支持 HDR+不错音质的显示器也是很合适的。
明基的这款 EW2780U 采用了一块 LG 4K(3840X2160) IPS 面板,支持 10bit 色深、多场景 HDRi 模式,内置 DSP 芯片、treVolo 音效、5W*2 双音箱也可以替代入门级音箱产品。窄边框设计+咖啡金底座颜值和设计感也很不错,接口方面支持 HDMI2.0*2、DP1.4*1、USB-C*1,其中 USB-C 接口支持 60W USB PD 供电,连接笔记本实用也可以实现一线同时传输视频信号与供电,同时内置了 MBook 模式针对 MacBook 用户配置专属色彩模式。另外 EW2780U 也支持明基特色的 B.I.+智慧调光和六大爱眼功能,对于长时间办公用户来说,特色的护眼功能也是加分项目。
Dell U2720QM
DELL 的高端设计系列产品,U2720Q 是面向普通/入门级专业用户的准高端 4K 显示器,整体设计延续了19年四边窄边框的设计语言。作为老款 U2718Q 的升级机型,依旧采用 IPS 面板,色域方面覆盖了95%的 DCI-P3 色域和99%的 sRGB 色域,经过出厂校色后平均△E<2.0。新升级了背光与 HDR 技术,通过了 DisplayHDR 400认证,并且 USB-C 接口支持 DP1.4 和 90W USB PD 输出,连接像 MacbookPro 之类的需要较大功率的笔记本非常合适。
接口方面支持 DP*1、HDMI*1、USB-C*1,并且内置了 USB Hub,支持两个 USB3.0(USB-A) 端口输出以及一个 USB-C 接口输出。
MSI MS321UP
MS321UP 是微星 Summit 尖峰系列产品,采用了一块32英寸 4K(3840X2160) IPS 面板,采用雾面防眩光+磁吸遮光罩设计。色域方面覆盖100% sRGB 和95% DCI-P3 色域,支持 10bit 色深,并通过了 VESA DisplayHDR 600 认证。同时支持将颜色配置文件保存在显示器当做,即使连接不同的设备也无需重新进行校准,很适合对色彩要求比较高的专业用户。
另外显示器内置了 ANC(有源降噪)麦克风,视频会议时可以直接使用显示器与他人进行沟通,支持智慧亮度调节可以根据环境光纤自动调节亮度。对于专业用户提供了屏幕辅助线功能,可以在打印前提前检查内容,同时也支持 PIP、PBP 分屏模式。接口方面 MS321UP 提供了 1*DP、2*HDMI 2.0b、1*USB-C,1*USB(in Type-B)以及3*USB 3.2 Gen1(out),显示器侧面还集成了 SD 读卡器功能,对于经常使用相机的用户免去了配置读卡器的麻烦。
Dell AW2521HF&AW2521H
随着快速响应液晶的全面导入,IPS 面板的响应时间也越来越好,外星人这款 AW2521HF 就配备了1ms 响应时间的 FHD(1920X1080) 240Hz 面板。另外这款显示器也同样支持 AMD FreeSync Premium 以及 G-Sync 兼容防撕裂技术,RTS/车枪球玩家也不需要为了低响应时间,而去选择视野较差的 TN 面板了。同系列的 AW2521H 刷新率为360Hz,同样采用 Fast IPS 面板,单从面板刷新率来看提升不大,不过支持 G-SYNC 和 NVIDIA Reflex 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延迟。
MSI MPG ARTYMIS 343CQR
对于宽屏用户来说,虽然更大的面积带来了更多的放置空间/视野,但是经常左右转头并不是非常好的体验,所以很多喜欢宽屏显示器的玩家,会选择曲面显示器。微星的 MPG ARTYMIS 343CQR 采用了一块1000R 大曲率的 VA 面板,大曲率带来的沉浸感和包围感更强,宽屏(21:9 3440X1440)则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体验。
虽然尺寸来到34英寸,343CQR 依旧提供了旋转升降底座,同时搭配微星 MysticLight 灯效。在3440X1440分辨率下提供了 165Hz 刷新率,通过了 DisplayHDR 400 认证以及 AMD FreeSync Premium 认证,其他像是不闪屏(DC 调光)、TUV 低蓝光认证、多种游戏模式、准星、暗部动态提升、GAMING OSD 也一应俱全。接口方面配置了 DP*1、HDMI*2 以及 USB-C*1、USB Type-A*2。虽然归入了3000档位,但截止发稿前双十一预售价格来到了2999,在曲面带鱼屏产品中性价比很不错。
ASUS VG28UQL1A&Acer XV282 K
PS5 和 XSX 的发售让 4K 120Hz+HDMI2.1 的需求逐渐增多,PC 方面 NVIDIA 30系列在 DLSS 加持下 4K 游戏帧率也越来越高,4K 高刷显示器自然也需要更新换代来匹配用户的需求。ASUS VG28UQL1A 和 Acer XV282 K 采用群创8.6代线同款 4K 144Hz 快速响应液晶 IPS 面板, 响应时间先比之前 4K 120Hz 的面板提升到了 1ms G2G,色域方面也提供了90%的 DCI-P3 色域覆盖,同时也通过了 DisplayHDR 400认证。
接口方面 VG28UQL1A 提供了 2*HDMI 2.0、2*HDMI 2.1 和 1*DP 1.4(DSC),XV282 K 则提供了 2*HDMI2.1、1*DP 1.4 和 1*USB-C(65W) 的配置。作为性价比导向产品二者都配备了选装升降支架,不过限于定位并没有提供灯效系统等,适合想体验 4K 高刷但又预算相对有限的用户。
▼ASUS VG28UQL1A
▼Acer XV282 K
三星 玄龙骑士 Neo G9 S49AG952NC
作为面板大厂,三星显示器在高端领域表现一直不错,尤其是玄龙骑士 G9 系列口碑一直不错。这款玄龙骑士 G9 Neo 基本是目前 VA 屏幕的顶级配置,采用2048分区 Mini LED 背光控制,可以实现1000000:1的超高对比度,同时还通过了目前最高的 DisplayHDR 1400认证。另外这款产品峰值亮度达到了2000nit,淘宝有些使用上了非官方的 DisplayHDR 2000 标志(还有一款 Acer 的 EI491CRG9),还惹得 VESA 官网进行澄清声明。
另外得益于 Mini LED 背光,玄龙骑士 G9 还覆盖了95%的 DCI-P3 色域,在5120X1440分辨率下还提供了240Hz 刷新率,G2G 灰阶响应时间也仅1ms,同时也支持 G-SYNC 和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32:9 的长宽比加上1000R 曲率,视觉沉浸度和冲击力表现都很不错,同时还搭载了360度光环同步灯效。接口方面配备了 HDMI 2.1*2、DP 1.4*1 以及2个 USB 3.0 接口,支持 PIP/PBP/ESD 连接多台设备。
▼VESA 官网针对 DisplayHDR 2000 的澄清
结语
这次大概花了2周时间更新本篇攻略,在原有推荐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价格和使用体验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选购显示器起到帮助作用。
相关内容
-
硬盘检测软件哪个好|高效免费磁盘整理工具
硬盘检测软件哪个好|高效免费磁盘整理工具,免费,磁盘整理工具...
-
U盘修复工具哪个好呢|真正免费u盘修复软件
U盘修复工具哪个好呢|真正免费u盘修复软件,免费,修复,哪个好,...
-
压缩工具哪个好用|免费压缩软件哪些比较好用
压缩工具哪个好用|免费压缩软件哪些比较好用,好用,免费,压缩...
-
硬盘加密软件哪个好|最好的软件加密授权工具
硬盘加密软件哪个好|最好的软件加密授权工具,工具,加密,文件,...
-
网络记事本 哪个好用|电脑好用的记事本软件排行
网络记事本 哪个好用|电脑好用的记事本软件排行榜,好用,网络,...
-
五笔练习软件哪个好|8款打字练习软件推荐
五笔练习软件哪个好|8款打字练习软件推荐,打字练习,软件推荐,...
-
安卓应用市场哪个好用|安卓市场里软件要更新吗
安卓应用市场哪个好用|安卓市场里软件要更新吗,渠道,游戏,安...
-
图片查看软件哪个好用|免费无广告的图片查看器
图片查看软件哪个好用|免费无广告的图片查看器,无广告,图片查...
-
一键系统重装哪个好用|电脑哪个一键重装系统软
一键系统重装哪个好用|电脑哪个一键重装系统软件好用,好用,一...
-
手机pdf阅读器哪个好用|手机无法查看PDF文件
手机pdf阅读器哪个好用|手机无法查看PDF文件,好用,查看,文件,...
-
文件解压软件哪个好|2款免费好用的压缩工具
文件解压软件哪个好|2款免费好用的压缩工具,好用,压缩工具,哪...
-
图片查看器哪个好用|好用的图片查看器电脑软件
图片查看器哪个好用|好用的图片查看器电脑软件推荐,好用,图片...
-
电脑定时开关机软件哪个好|win7电脑每天定时自
电脑定时开关机软件哪个好|win7电脑每天定时自动关机命令,自...
-
切换ip软件哪个好用|如何在模拟器切换IP地址的
切换ip软件哪个好用|如何在模拟器切换IP地址的软件,地址,模拟...
-
一键还原系统哪个好|哪款系统还原软件比较好用
一键还原系统哪个好|哪款系统还原软件比较好用,系统还原软件,...